新利体育原创 chsl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收录于线年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 “风景园林·公园城市·健康生活”,以“线下会议+云端直播”的方式进行。大会共设立6个分会场,其中分会场一的议题为“长江生态保护与风景园林”,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协办。
11月22日,“长江生态保护与风景园林”分会场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11位专家以长江生态大保护为背景,就长江沿线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风景园林建设的作用、价值、优势、特点和技术方法等进行研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杨锐教授,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和教师工作部部长胡学斌教授分别致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教授主持开幕式。
报告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发展趋势和新时期治理需求,明确提出生态问题的核心是水的问题,并分条介绍了流域水环境问题的特征,如水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水环境系统性强、上下游关联度高;水环境面临污染种类多,面域广,污染彻底防止难度大;水环境系统相互耦合,相互制约,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加大协调;水资源空间分配存在不均衡、污染有差异,流域间水环境治理策略不同;流域污染物管控标准需要差异化等观点。从而提出新时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策略与思考,并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全流域、全要素管控,作为总体思路开展流域综合治理。
报告从长江流域概况、长江防洪体系及防洪能力、涉河景观工程防洪对策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在详细介绍了长江流域的概况后,提出长江流域防洪应采用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治理方针,并以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作为防洪治理原则。在防洪体系方面,采取以三峡水库为骨干,堤防为基础,配合以其他干支流水库,分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报告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涉河景观工程防洪对策,强调要找到河道景观与河道防洪中的“度”。
报告以人与水的亲密关系、长江现存问题和习长江大保护的政策切引,以湖北实践出发,提出“1+5+N”模式,即一个总体规划,五个支撑性专项规划,修改调整已出台湖泊、湿地、饮用水源地等保护规划。结合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新利体育、汉江江滩几项案例提出滨水景观的发展,问题及思考,从而达到保护优先,重新梳理景区特色;空间共享,将被侵占的公共资源还于市民;改善可达性,城市管理理念转变;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提升;服务设施完善,体现人性关怀等,强调了设计留白,生态优先的重要性。
报告紧密结合本次风景园林年会的主题,从建设背景,理念初探,公共城市建设重点实践,公园城市建设评价与回顾几个方面展现了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优势与特征,提出了优化空间格局,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公园城市价值转化;推进共建共享,提升公园城市幸福指数的方针策略新利体育。
报告尝试以“建立景观审美体验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有益关系”为出发点,从概念模型到实践研究框架对生态审美进行了阐释。结合上海黄浦江滨水空间生态感知强度、昆山市河流滨水景观生态审美偏好的实证研究,从基于审美客体生态要素特征的“直接感官”感知、基于审美主体社会文化背景的“审美交融”认同、基于生态意识与生态知识的“理性评估”反思的景观生态审美三重框架入手,强调了人类社会与景观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报告从西湖的概况与价值入手,总结了过去二十年西湖综保实践两大特征:胜景再现、还湖于民。西湖建设以坚守经典,世代传承;合理平衡保护与发展;“依法”“依规”科学保护的理念合理传承规划。如今,对于新时期遗产保护与景区更新发展思考应以生态,文化,民生,智慧四个方面出发,坚持从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发展。
报告以广阳岛整体规划为例,讲述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策略,并以谋划—-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策划—-五大功能;规划—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计划---一期生态修复四个方面阐述了广阳岛保护规划的实施策略。结合生命共同体理论,强调了整体系统性,区域条件性,价值性,有限容量性,迁移性,可持续性六大特性的指导作用,抓住“留水-固土”“营林”等矛盾的主要方面,用设计的匠心在高价值生态区间内创造大巧不工的最优价值。
在上午场的各位嘉宾依次演讲完毕后,进行了互动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嘉宾根据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刘骏副教授所提出的“什么样的设计可以称之为合适的设计?”进行了自己的阐释和总结,为在场及线上的与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想交流。
报告从对峡江印象的基本认知和峡、江、城、景、人关系割裂的景观问题出发,提出生态保育的策略,指出对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是改善人与自然严关系,更是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必然选择。报告结合案例,指出以资源利用与生态保育的平衡为核心,以峡江型景观塑造与生态保育协同设计为重点,进行生态保育的峡江型景观设计,保护环境,增强物种多样性,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报告从三峡库区形成的周期性水动力特征变化的研究背景出发,以三峡库区支流水环境、生态学特征对“蓄清排浊”调度方式的响应作为研究目标,从提出三峡库区库尾支流悬移质泥沙与藻类的互作优势、河流筑坝引起的浮游植物演替对甲烷排放的影响、水库中的产毒与无毒微囊藻对甲烷排放量的贡献。论证了水库运行如何通过悬移质泥沙、水文特征进而影响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可采取主动策略适应悬移质泥沙的胁迫,河流型向湖泊型的优势藻种演替会加剧筑坝河流的甲烷排放,产毒微囊藻通过释放藻毒素,抑制甲烷合成等重要成果。
报告以绿色发展视野下的“实景—风景—场景”为主题,从历史发展、时代需求、途径探索、理论支撑、概念演绎、框架搭建、策略建构、模式分类、价值路径、案例实践十个方面全面展现了生态场景。提出了六大生态修复措施:保护生态要素、尊重生态过程、运用生态技术、恢复生态环境、建立教育场所新利体育、实施生态设施,以“2+3+4 ”生态场景营造的逻辑框架阐释了生态性、风景性新利体育、媒介性三大生态场景要义。
报告对长江流域生命共同体,河流风景体系的阐释,指出生态环境质量是河流风景得以永续存在的根本,大河流域生命共同体建设为河流风景保护与利用指明了方向。描述了河流连续体理论与河流风景一体化、河流三维空间理论与多维河流风景建设、洪水脉冲理论与河漫滩风景综合体、河流-湿地复合体理论与河流湿地景观新利体育、河流食物网理论与河流生命景观五项研究。以长江重庆主城段为例,展现了山地城市河流多维风景系统、“潭,滩,沱,浩”山地河流风景、内河岛链生态保护与风景建设、河漫滩生命综合体与风景综合体的协同等思考和探索。
四位嘉宾在结束了演讲后针对重庆大学彭琳副教授提出的问题“如何在复杂的生态设计中进行合理选择,从而避免自己主观臆想的片面”“针对生态治理中的行政,绩效评价方面的认识和看法”等问题,结合自身体验进行了讨论与探讨,为在场与线上的与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的思想盛宴。
此次分会场作为探讨长江生态保护与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交流平台,各位专家学者在汇报交流中,对于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对长江生态保护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原标题:《年会报道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会分会场:长江生态保护与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