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体育园林与茶,有着深厚的渊源。“饮于园”与“隐于园”融通交汇,茶文化和书画新利体育、戏曲等文化艺术一样共同影响着古典园林。在苏州,几乎每一座园林里都有一间著名的茶室,甚至还拥有自己的茶和独特的茶文化。不管是虎丘的云在茶香、艺圃的延光阁,还是耦园的双照楼、沧浪亭的藕花水榭,在茶人心中都有一席之地,茶与人、与山水、与建筑的故事在现代生活中继续涓涓流淌。
亮相第12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苏州展园云在茶香,以苏州宋代贡茶虎丘云岩茶为文化溯源,以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后山的茶园为灵感来源,通过江南茶园、时光之旅、姑苏佳茶三个核心片区,以及采茶、观茶、品茶、悟茶的沉浸体验,推出一场苏州茶文化的诗意之旅。
云在茶香是此次苏州展园的主题,它也是虎丘景区的茶室名。在虎丘,山上山下都能品茶,山上是冷香阁,山后就是云在茶香。特别是云在茶香,位于后山山脚,茶室被茶园围绕,春天采茶季,采茶、炒茶、品茶在这里一气呵成,给游客、茶客增添了别样乐趣。在冷香阁和云在茶香还有一大特产,那就是只有在虎丘景区才有的虎丘云岩茶。
云岩茶原名白云茶,宋代扬名。《苏州府志》有文“虎丘金粟山房旧产茶,极佳。烹之,色白如玉,香味如兰新利体育。宋人呼为白云茶。”明朝万历年间,虎丘寺院僧人受“茶少而爱者众”的困扰,将茶树全部拔除,幸运的是茶的制作技艺传至安徽得以保留下来。上世纪初,虎丘景区开始建茶园、引茶树,邀请安徽炒茶高手炒茶,并于2004年推出第一批新茶,在冷香阁、云在茶香上市销售,受到茶客的追捧。近20年来,虎丘名茶的历史文化在不断恢复、赓续,成为苏州春茶时节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春季正是各大园林茶室上新之时,今年又添一件品茶雅事。苏州明代藏书家、茶学家顾元庆在《云林遗事》写道,“倪元镇素好饮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块如石状,置于茶中饮之,名曰清泉白石。”日前,在苏州狮子林纪念倪瓒《狮子林图》650周年雅集活动中,苏州市狮子林管理处邀请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慧盈复原这一茶事。慧盈以山药、核桃、松子肉等为原料制成山石,置于仿宋影青葵花碗中,随后现场冲茶,制成了清泉白石茶,令来自北京、山东、浙江新利体育、重庆等地的嘉宾惊艳不已。
据介绍,仿制此茶颇费工夫。清泉白石茶中,“真粉”为绿豆粉。慧盈用未去皮的绿豆磨粉制作,颜色偏绿,而去皮磨粉颜色又偏黄,白石成了绿石和黄石,且极易松散。尝试了三四次,最后选用蒸熟的山药配以去皮核桃和松子肉为原料,才制成白石。慧盈说,清泉白石茶除了制作白石繁琐,冲的茶也非常讲究,所用绿茶一定是碧绿鲜嫩的芽,只有一芽一叶嫩芽尖儿的效果,在白石之间荡漾,才能体现清泉白石、一片山林景象的美学意境。
雅集上,嘉宾围绕《狮子林图》,品评倪瓒艺术的人格心性、审美逸趣和品格高度,或许没有比一口清泉白石茶更让人体会深刻了。“仿制清泉白石茶与雅集的主题十分契合,也是对茶文化的一种挖掘。”慧盈表示,明代文人爱清饮,民间则流传果子茶,而倪瓒却将果子茶饮出另一种意境,且流传至今,体现出别具一格的生活意趣。
在苏州展园“云在茶香”的时光之旅片区,一条黑色砾石和石刻地雕演绎的时光长河,将虎丘云岩茶“号最精绝,为天下冠”到明代天平山“煮泉论茶”,再到清代“吓煞人香”赐名碧螺春的苏州茶文化历史娓娓道来。
这里的天平山“煮泉论茶”值得一提。无论是范仲淹还是后人范允临都爱茶、懂茶,范允临为了喝一杯好茶,从采摘到烹制均亲力亲为。茶为天池茶(天平山茶当时亦为天池茶范畴),水为天平山白云泉,茶艺、茶诗、茶道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传承中,才有了倪瓒在天平山品茗参禅,书写“茶屋白云泉”的历史和唐伯虎、文徵明“煮泉论茶”、挥毫泼墨的佳话。天平山的这杯好茶,在当代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今年,天平山茶园再获丰收,纯天然、原生态的好茶在天平山景区云泉精舍(白云泉茶室)上新,山间品茶,“先忧后乐”的悠远意境浮现新利体育。
品茶的精神所在,陆羽曾有定论新利体育,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状态,回归隐逸精神、人与自然物我两忘。而这种自然、隐逸,与园林一脉相通。在苏州一家高级中学教授茶文化课的慧盈,撰写过多篇校本课程,内容有以拙政园为例的文人园和文人茶,以狮子林为例的禅茶文化,还有以耦园为例的生活茶。她说,园林与茶渊源深厚,园林让茶文化的内核精神更加凸显。“古时,文人茶的意味更浓,而当下,私家园林变身公共文化空间,生活茶的意趣更多一些。”慧盈认为,无论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有共通的表达,人们能够借园林这个载体,通过不同角度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碗茶。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