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体育1月18日14时许,由我校牵头研制的大连1号—连理卫星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释放入轨,圆满完成在轨释放任务。实施三轴稳定控制、太阳帆板展开后,卫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按计划向地面传回拍摄目标图像等数据,正式开启在轨科研任务。大连1号—连理卫星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大连1号—连理卫星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公开征集渠道获得了公益性搭载机会。从2023年5月10日随天舟六号升空到释放,位于飞船外部的该卫星在轨存储了253天。与地面存储不同,高能辐射、高低温、真空、原子氧腐蚀等恶劣环境以及长期存储过程中的锂电池掉电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卫星的正常工作。为了确保在轨高可靠长时间存储和最终的成功释放,针对天舟货运飞船特点,卫星研发团队专门设计了高可靠记忆合金解锁装置、高性能控温及采温电路、在轨电源保护与充电电路以及遥测数据采集电路等功能单元,最终成功解决了卫星在太空环境下长时间存储的难题。大连1号—连理卫星在空间站组合置示意图大连1号—连理卫星重约17kg,主要任务是验证基于OpenHarmony的实时操作系统、基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超轻型微纳卫星部署器、亚米级对地遥感成像、先进绿色无毒HAN推进系统以及高性能卫星部组件等一系列创...
1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大会在海创(大连)科技交流中心举行。学校校长贾振元、辽宁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任忠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等6家副理事长单位代表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孙杨,学校副校长王博,校长助理康旭东,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家卓越工程学院建设高校代表,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大会。大会由副校长张弛主持。贾振元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理事长单位及理事单位授牌。贾振元在致辞中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趋势,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际行动。学校将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方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培养造就更多爱党报国、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以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把准育人方向、创新培养模式、坚持卓越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1月10日下午,我校与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在恒力维多利亚公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成立。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恒力重工董事长安锦香主持仪式和座谈。项昌乐、陈建华为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贾振元、安锦香代表校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副校长王博、恒力石化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治卿、大连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旭签署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瞄准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环节,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能力,在高端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安全环保、船舶、智能化等领域,建立全链条、全领域的“产业、学术和研究”的合作。仪式前,双方围绕深化友谊、加强校企合作进行座谈交流。项昌乐表示,学校与恒力集团共同肩负着“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的使命任务,本次签约彰显了双方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勇当先锋”的决心,以及“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的信心。大工与恒力之间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围绕实体经济所需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解决企业所“需”与高校所“供”对接不畅的难题,在研究投入、队伍...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实践,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挥“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学科专业优势,有组织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开展全校人才培养大讨论以“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五年一次的第十七次教育教学研讨会,历时37天,全校上下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主培养质量提升与保障等六大专题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校内外专家、全校各单位积极分享人才培养经验举措,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全体校领导参加讨论。研讨形成《大连理工大学新时代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八项计划”,明确了学校未来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举措。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6+1+4”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2门思政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首轮开设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高质量推动...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岁聿云暮,一元复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和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即将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化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我们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纵深推进“一融双高”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建设,凝聚师生力量、团结奋斗,实现事业发展新进步。这一年,我们在胸怀“国之大者”中贡献“大工力量”。学校把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找准历史方位、强化使命引领,主动作为、挺膺担当,着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强国·东北振兴·大工何为”这一时代课题。我们把服务辽宁、大连全面振兴作为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国家战略的主攻方向,制定行动方案,提出16项举措;纵深推进市校协同发展,市校联合培养12名工程博士,加强辽宁黄海实验室建设,做好英歌石科学...
1月18日上午,2023年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校企合作委员会年会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连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邱宝林,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出席会议并致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各企业会员代表,驻连国有企业代表,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及相关学院负责人、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立志主持。王博表示,大工根植于大连,一直把服务大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24年来,学校与企业依托这一平台,围绕重大装备、石油化工、新材料等大连地区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合作。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市校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大连产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大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邱宝林表示,大连理工大学立足大连、根植大连,多年来为大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委员会与会员企业及驻连央企协同创新,推动科技链服务产业链,实现了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与科技服务的有效融合。希望校企间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抢抓重要机遇,为加快推进“两先区”和“三个中心”目标建设、顺利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连行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会上,发展大连...
1月18日上午,教师发展中心在主楼西侧楼319会议室召开全体会议,围绕构建分类卓越的教师发展新机制开展研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方伟,教师发展中心杨文超主任、任立春副主任,及教师发展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朱方伟代表学校党委宣布了任命决定,由杨文超同志担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他强调,人才资源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教师发展则是提升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在教师发展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为此,他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要对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进行重构,重新梳理工作定位,关注教师全生命周期发展;二是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三是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四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新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文超发表了表态发言。他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教师发展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强调,教师发展中心将致力于重构工作定位,关注教师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他表示将加强与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教师发展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任立春代表教师发展中心全体人员发言。她表示将全...
1月18日,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在主楼一阶报告厅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文科学院190余名师生以及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全体人员参会,会议由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宋悦华主持。宋悦华对2023年度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获批情况以及二级院系分布情况进行介绍。随后,经验分享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志礼教授从国家社科基金通讯初评专家、项目负责人两个角度,围绕选题、论证、提升创新能力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人文学院王琦副教授提出选题要走好“四题关”,并结合课题设计论证提纲逐一分享注意事项;经济管理学院马雪娇副教授结合个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具体实例,对如何确定选题内容、拟定课题名称以及课题大纲撰写进行分享。会上,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传达了2023年度全国各省、区、市社科工作办主任会议以及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呼吁各位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质量观念、增强科研诚信意识、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此外,从项目申报方式、时间安排等方面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进行说明,针对申请书、活页的规范化填写进行了讲解。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人文社科研究...
1月18日14时许,由我校牵头研制的大连1号—连理卫星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释放入轨,圆满完成在轨释放任务。实施三轴稳定控制、太阳帆板展开后,卫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按计划向地面传回拍摄目标图像等数据,正式开启在轨科研任务。大连1号—连理卫星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大连1号—连理卫星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公开征集渠道获得了公益性搭载机会。从2023年5月10日随天舟六号升空到释放,位于飞船外部的该卫星在轨存储了253天。与地面存储不同,高能辐射、高低温、真空、原子氧腐蚀等恶劣环境以及长期存储过程中的锂电池掉电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卫星的正常工作。为了确保在轨高可靠长时间存储和最终的成功释放,针对天舟货运飞船特点,卫星研发团队专门设计了高可靠记忆合金解锁装置、高性能控温及采温电路、在轨电源保护与充电电路以及遥测数据采集电路等功能单元,最终成功解决了卫星在太空环境下长时间存储的难题。大连1号—连理卫星在空间站组合置示意图大连1号—连理卫星重约17kg,主要任务是验证基于OpenHarmony的实时操作系统、基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超轻型微纳卫星部署器、亚米级对地遥感成像、先进绿色无毒HAN推进系统以及高性能卫星部组件等一系列创...
1月9日至11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立杰到大连市,就深入贯彻落实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安排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宝作用,扎实做好高校院所统战工作,积极促进“两个健康”,凝心聚力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进行调研。1月10日下午,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立杰来我校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意见建议,参观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省侨办主任、省台联党组书记王东秀,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广湘,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范忠参加调研。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言军陪同调研。胡立杰详细了解学校统战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建议。她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外知识分子密集,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阵地。学校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领导带头做好统战工作,推动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帮助党外知识分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在...
“从校园所学知识出发,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社会调研与专业研究,在观察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在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中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大工社会实践团队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传回的一线声音,也是我校师生投身寒假社会实践的一个缩影。今年寒假社会实践启动以来,校团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立足于学校“大思政”格局和“1149”工作体系,聚焦深化“1236行走的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工作内涵,坚持守正创新,丰富实践载体,突出大工特色,组织860余支团队和5800余名大工师生参与社会实践,引领大工青年扎根中国大地磨砺本领,以高质量的实践育人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一流大学事业发展。聚焦东北振兴,大工青年挺膺担当“我们在辽宁重工业与制造业领头企业展开调研,在实践中体悟加快提升东北地区先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共同探索新时代新征程东北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机械工程学院“科教赋能,智造未来”社会实践团走进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机器人技术车间,实地探寻“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了解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理念在行业领域中的推动作用。“我们在信通前沿企业感悟科技脉搏,明...
近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古今文化,千年千面”——白俄罗斯学生中国文化体验项目圆满结束。本项目由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团队倾力策划,得到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来自奥尔沙第十六中学、布列斯特第七中学、明斯克第十二中学、莫吉廖夫第四中学等7所白俄罗斯中学的120名学员参加了项目学习。本项目以引领学员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独特魅力为目标,积极搭建联通中国与白俄罗斯的文化之桥,采用“汉语强化+文化讲座+实景体验+云游体验”四维一体授课模式,展开多层次立体互动教学,为学员提供沉浸式的中国语言文化体验平台。体味中国古今,感受文化传承文化类课程是本项目的特色亮点。该类课程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形态的体验,共设置有“学做新中式茶饮”“用‘宫商角徵羽’奏响流行乐曲”“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新中式服饰”“充满意趣的现代山水画”4个主题,使学员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在当代语境下焕发的新精神、新活力。经后台学习数据显示,文化课视频观看率超出预期,吸引了越南、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多国的学员。促进中白交流,搭建友谊之桥在结营仪式上,各班学员分别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项目...
近日,2023学院杯中国室内与环境设计大赛公布获奖结果。本次大赛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及相关专业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展开作品征集,共收到提交成功的参赛作品共计6980件,最终大赛共评出25件金奖作品。建筑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9级本科生肖博文、张馨月、管萌萌凭借参赛作品《破冰之旅》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景观组金奖。指导教师林墨飞教授、马辉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该作品关注了哈尔滨老城区中记忆失格、文化冰冻的问题,提出以“破冰之旅”为主题的更新设计策略,通过文旅项目的融入、景观设计手法的介入以及地域文化的隐形植入,去探寻对于冰雪文化与集体记忆的重拾与思考,以唤活城市新生、传递人文情怀新利体育。在本次大赛中,李雨柔同学的参赛作品《独幕剧场》荣获室内组银奖,指导教师马辉教授、都伟副教授、高莹副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此次获奖,展示了环境设计专业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现了一流的专业建设水平,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锻炼了团队协作意识,展现出我院环境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创新实践的成效,极大提升了学院、专业的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
为激发2023级学生在寒假期间的自我赋能与卓越发展,未来技术学院推出“共创能力超市,赋能卓越成长”为主题的2024年寒假“赋能计划”。学院通过构建“能力超市”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了“微项目”路演、社会实践、俱乐部、科技竞赛等多元化能力提升平台,旨在加速同学们的全面发展。1月9日,未来技术学院一楼大厅,“共创能力超市,赋能卓越成长”2024年寒假“赋能计划”启动仪式火热进行。未来技术学院、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教学改革学院教师代表、本科生导师以及机关部处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共同见证“超市开业”的重要时刻。启动仪式通过“项目赋能创新”“实践赋能视野”“兴趣赋能素养”三个板块开展。在项目赋能创新板块中,学院副院长郭艳卿介绍“微项目”方案,各交叉学科导师智能化工方向张胜、智能生物方向刘嵘明、智能建造方向吕恒、智能车辆方向李琳辉依次发布了“微项目”课题。在“实践赋能视野”板块中,“母校行”实践团成员祝庆恩、科普未来实践队成员宋伊铭以及赴日本学术交流研习营成员周千钧分别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分享了通过选择实践拓展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学术和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启示和帮助。在“兴趣赋...
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分类卓越,全方位加强本科生学风建设,电气工程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坚持问题导向,精心谋划、多措并举构建“教育导学、服务助学、规范促学”三维模式,优化打造学风建设生态,助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导学把握学风建设“定盘星”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院独立后第一次党委会就专题研究学风建设。开展学风状况摸排,形成本科生学情报告,制定《“学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启动“学风建设活动月”,构建“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个体”多方协同的学风建设体系。组织“院长面对面”活动;班子成员通过参加优良学风班评选、走寝送温暖等方式了解学情;推进“专业班主任进班级”,通过讲座、座谈、交流、辅导等,引导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感,激发学风建设内生动力。服务助学开启学风建设“加速器”发挥党员“头雁”作用。实施党员“一对一”学业帮扶计划,组织学生党员与学困生结对子,做好学业指导帮扶。强化朋辈互助引导。组建“学霸讲师团”,开展小范围、多频次、互助化的朋辈学业辅导,累计开展串讲30余次,覆盖学生200余名。教育教学协同发力。考前邀请专业课老师开展答疑、组织模拟考试,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作业测试、分享...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同敏教授和康慧君教授受邀在《国际材料评论》(InternationalMaterialsReview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半哈斯勒合金的热电性能”(Thermoelectricpropertiesofhalf-Heusleralloys)的长篇综述文章,首次提出开发具有“电子晶体—声子玻璃”特性的单晶中Half-Heusler合金设计策略。Half-Heusler合金作为中高温热电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之间的相互耦合以及高热导率限制了其热电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该论文详细阐述了优化Half-Heusler合金热电性能的策略以及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可为Half-Heusler合金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通过分析电声输运机制,将先进的制备工艺与现有的优化策略相结合,多自由度改善热电性能。文章首次提出开发具有“电子晶体—声子玻璃”特性的单晶中高熵Half-Heusler合金设计策略。半哈斯勒(Half-Heusler)合金热电性能的调控策略InternationalMaterialsReview作为国际材料顶级综述期刊,年发文量仅20余篇,影响因子为16.1。该论文通讯作者为康慧君教授,第一作者为2021级博士生陈荣春,大连理工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
1月13日下午,OpenHarmony城市技术论坛第7站——大连站在我校开发区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圆满举办。本次论坛由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为、蚂蚁集团、深开鸿等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院长樊鑫、副院长孔维强、大连理工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主任徐子川及众多师生代表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孔维强主持。樊鑫在致辞中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产学研”的协同发展,以及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不断融合新利体育。本次OpenHarmony城市技术论坛的召开,为边缘智能技术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我国软件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期待在学术界、科技界以及产业界等多方的共同推动下,加速推进信息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更广泛的产业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罗洪斌,清华大学国强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刘云新,华为OpenHarmony网络协议首席架构师、OpenHarmonyTSC-通信互联TSG组长李杰,深开鸿OpenHarmony社区开发部...
近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谭国真教授研究团队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早到达消息优先同步:机器人操作系统中具有良好时间分离度界限的最优消息同步器”(SEAM:AnOptimalMessageSynchronizerinROSwithWell-BoundedTimeDisparity)获得第44届IEEE实时系统会议(RTSS)最佳论文奖,孙景昊副教授为该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第44届RTSS会议最佳论文奖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是机器人和自主机器领域重要的基础软件框架标准。随着RO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安全攸关领域,一个共性挑战问题是:多个传感器的数据由于采样周期和传输时延的不同,在多模态感知过程中难以实现时间同步,造成数据融合的时间偏差,严重影响自主机器感知外界环境的准确性,导致智能机器决策错误,触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如何保障ROS系统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时间一致性成为当前人工智能和嵌入式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机器人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安全有关领域在机器人操作系统中,消息同步器、执行器和发布-订阅通信协议三大核心机制对机器人实时性保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全新的ROS消息同步器——SEAM(最早到达消息优先同步),有效解决了在多传感器数...
近日,《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编辑部接到通知,《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入编2023年版(即第1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工业经济/邮电通信经济(除旅游经济/企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的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项目成果,评选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研究工作量浩大。该研究项目对于核心期刊的评价采用的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者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了1987种核心期刊,《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再次入编。《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近年来受关注度大幅提高,阅读量、下载量及投稿量逐年上升。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提升至3.57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连续五次入选C刊扩展版,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今年3月入选“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名录”,在...
12月21日,由我校承担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项目试验节点建设子项目验收会在我校举行。验收会由清华大学组织,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兴伟教授、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总工程师车翔玖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网信办常务副主任于游、东北大学信网办副主任谭振华教授、东北大学李福亮教授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及项目组成员出席。王兴伟教授主持会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清华大学建设部分项目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牵头负责项目建设。我校是项目的参加单位之一,负责试验节点的建设、运行管理和试验服务,落实项目的各项配套环境条件和配套经费等。项目验收会现场子项目负责人、网络与信息化中心主任马吉祥代表项目组向参会专家详细汇报了项目建设情况。他介绍了核心节点建设、试验站点建设、试验网络建设与机房改造的落实完成情况及经费执行情况。与会专家认真听取项目汇报,仔细查阅项目验收材料,实地察看了项目实施成果,并针对项目的建设内容、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进行质询。专家组现场检查项目验收成果专家组对我校FITI子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新利体育,一致认为,子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了全部建设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
1月19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率化工学院、化学学院、材料学院共14位专家来到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交流,恒力(营口)负责人、康辉新材总经理刘建会见王博一行。双方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夯实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多项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王博一行先后参观了康辉新材聚酯薄膜五车间和研发中心,详细了解恒力集团“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历程以及产业园的产能布局、科技创新、核心产品等情况。交流会上,王博表示,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发挥优势学科与恒力产业契合度高的特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日前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恒力大工研究院”更是双方“全链条”“全领域”“全方位”深度合作的有力举措。康辉新材作为恒力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发展势头猛,创新意识强,高水平、绿色化、现代化的发展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他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打通全合作渠道,健全合作机制,通过强化校企研发人员的双向培养,共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聚酯产品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升级,实现“1+1>2”的战略合作共赢局面。刘建对大连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学科发展、师资力量、毕业生素质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对...
1月17日上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方伟带队到附属肿瘤医院调研交流,医学部、党委人才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陪同参加。交流座谈会由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宏旭主持。座谈会上,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朴浩哲对朱方伟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就校院合作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对附属肿瘤医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的全方位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医学部部长曲鹏表示,在附属医院的支持下,医学部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助推学校和医院的共赢发展。会上,双方重点针对临床医学类人才引进标准、医工交叉深度融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洽谈,并达成初步共识。朱方伟表示,附属肿瘤医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诊疗水平、业务技术和专业人才方面都具有较强实力,大连理工大学会全力支持校院合作,进一步加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合作共赢,打造校院合作典范。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凝聚了校院一体的合作共识。未来,双方将继续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加快推进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与附属肿瘤医院协同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新医科”力量。座谈会前,朱方伟一行还看望了附属肿瘤医院优秀青年医生代表杨卓教授
为进一步推进“校媒”融合协作创新发展,提升数智人才培养质量,1月15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武文颖教授、柴玥副教授、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刘萍副主任以及纪芳等骨干教师与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日报中心主任刘晓文、综合专刊部主编王亚茹、综合专刊部编辑杨鹏一行3人在大连理工大学八角楼A206会议室,就进一步推进“校媒”深度融合协作和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武文颖教授认为大连理工大学数据新闻团队与大连日报中心在2023年展开“校媒”深度融合协作,不仅通过“新闻+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创新性地呈现了大连的社会民生、文化建设、行业前沿等领域,也为团队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充分体现了“校媒”深度融合协作在新时代数智新闻人才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日报中心主任刘晓文主任认为双方携手在2023年打造的12期融媒体数据新闻作品推动了大连日报由传统纸媒向融媒体的创新发展,展望未来,刘晓文主任期待能够将“数据新闻研究室”打造成精品专栏,共同努力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大连理工大学数据新闻团队由我校新闻与传播学系武文颖教授、系主任王爱玲副教授、柴玥副教授、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纪芳等骨干教师及17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
1月11日,建设工程学院在329会议室举行“成朴奖(助)学金”捐赠签约仪式,北京成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校86级校友田熹东向学院捐赠50万元并成立“成朴奖(助)学金”,公司财务总监贾红苗参加仪式。学院党委书记于龙签署捐赠协议,副书记兼副院长郭景晨主持仪式,学生服务中心本科生资助办公室主任胡霞、建设工程学院教师潘宝峰参加仪式。于龙代表学院对北京成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一行表示欢迎,感谢田熹东校友捐资设立“成朴奖(助)学金”对母校事业发展的支持。他介绍了近年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情况,表示学院在新形势下,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田熹东表示,作为建设工程学院86级校友,一直心系学校、学院发展并希望能尽微薄之力。通过捐赠50万元不动本资金,设立“成朴奖(助)学金”,希望通过设立奖学金的形式,将自己对学校、学院的爱传承下去,也希望未来学弟学妹们走出学校能够继续回馈母校、回馈社会。胡霞代表学生服务中心对田熹东校友表示感谢,希望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校友以及相关企业进行进一步深入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朴奖(助)学金”的设立不仅为学...
1月10日下午,我校与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在恒力维多利亚公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成立。校党委书记项昌乐、校长贾振元,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恒力重工董事长安锦香主持仪式和座谈。项昌乐、陈建华为恒力大工研究院揭牌。贾振元、安锦香代表校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副校长王博、恒力石化股份公司总经理王治卿、大连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旭签署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瞄准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环节,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化能力,在高端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安全环保、船舶、智能化等领域,建立全链条、全领域的“产业、学术和研究”的合作。仪式前,双方围绕深化友谊、加强校企合作进行座谈交流。项昌乐表示,学校与恒力集团共同肩负着“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的使命任务,本次签约彰显了双方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勇当先锋”的决心,以及“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的信心。大工与恒力之间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围绕实体经济所需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解决企业所“需”与高校所“供”对接不畅的难题,在研究投入、队伍...
为积极引导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企业、走向社会,深入了解船舶行业现状与前沿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1月8日至11日,船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越和部分教师、辅导员带队,组建学院“船行四海”学生实践团赴长三角地区部分行业重点企业开展交流实践。团队先后走访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包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招商局邮轮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厂、美国船级社,帮助同学们全链条了解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船舶入籍。通过参观第七〇二研究所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以及在建的1100米拖曳水池、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和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展示厅、招商局邮轮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总部及美国船级社企业办公地,团队成员深入了解行业背景和企业文化。在座谈会上,团队与企业相关主管负责人就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学生培养、人才需求等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团队成员就绿色、智能、极地、深海等行业前沿问题以及企业招聘相关政策等方面积极提问。通过自此实践,团队深入了解到未来船海行业发展趋势,并且认识到将课题落到实处和解决前沿问题、新兴问题的重要性。下...
为延展主题教育成果,总结回顾本学期交流驻点工作成效,推动学院与职能部处深度交流,1月15日下午,未来技术学院党委邀请机关党委共同举行交流驻点工作总结推进会,机关党委书记于海晨,未来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校团委、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图书馆、教学运行保障中心等职能部处的驻点干部出席会议。会议由未来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侯庆持。侯庆敏书记对机关党委和职能部处在学院交流驻点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明晰职能部处对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治理效能等方面的期待和建议,探讨学院与职能部处双向赋能的可行性、实效性和示范作用。在研讨环节中,各交流驻点干部汇报了本学期参与学院建设的工作内容,并结合各自部门的业务领域,对学院国际化、共青团、宣传、安全、资源、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提出全方位、多维度建议,对学院接下来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学期交流驻点干部与学院进行多次工作研讨,为学院人才培养改革建言献策,结合自身领域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加速学院发展。于海晨书记在会上做总结发言,他强调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是一项极具探索性、充满未知性的改革之路,需...
1月13日至16日,公共管理学院王欢明院长带领部分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赴云南保山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实地调研。保山学院副校长李亚林代表学校对大工公管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学校对此次合作交流非常重视,希望通过深度的合作能够真正推动保山学院相关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李亚林带领保山学院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政府管理学院党政负责人与大工公管团队围绕“边境社会治理学”学科建设进行热烈研讨新利体育。两校不仅就东北和云南边境社会治理合作的空间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两校如何对接和落实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具体合作事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共识。公共管理学院团队面向保山学院开展了高校科研项目申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科课程建设、科研论文发表、讲课竞赛备赛、质性研究方法等一系列讲座,学者老师和保山学院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未来合作的空间。公共管理学院团队和保山学院团队还共赴隆阳区芒宽乡进行社会治理实地调研,和当地乡镇政府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并规划了下一步的调研计划
1月14日,建设工程学院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2024年大连区域家长会,建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景晨,学办全体本科生辅导员参加本次家长会。家长会特邀学院各本科专业负责人共同参加,为家长讲解新形势下土建专业前沿及应用,让专业教育、生涯规划教育走进家庭,助力学生成长更有方向、有目标、有规划。为了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学院情况以及学生在校表现,精准解答家长疑问,会前辅导员收集了家长关于学生成长发展和学院人才培养方面关心的问题。在家长会上,建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郭景晨从“学校情况简介、学院发展情况、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落位情况”四个方面,回应家长关切,剖析家校共育的着力点。本科专业负责人依次介绍各专业的培养优势、未来发展情况,帮助家长梳理学生发展前景。为了给家长提供精准的指导与服务,全体辅导员在一对一联系家长,确定参会名单后,梳理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情况、综合表现、发展规划,和家长开展“私人定制”交流。“第一次听说大学还有家长会,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各位老师面对面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尤其是这么全面地听老师讲述学校学院的情况、各个专业的前景和孩子未来的发展路径,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收获。”2022级智能建造专业鲁展杭的母亲...
为落实“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的育人理念,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建筑与艺术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多措并举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学生多元成才。以生为本,调研实际需求面对行业下行的新挑战,建筑与艺术学院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面对学生和家长多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与困惑。1月12日,学院面向学院全体家长们开展了问卷调查,调研家长关于学生成长的困惑与需求,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回应家长需求。破解问题,加强家校沟通1月14日下午,建筑与艺术学院在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了建筑与艺术学院2024年家长会。院长蔡军、党委书记常亮、副书记、副院长兼纪委书记张硕、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辅导员老师、线上线下参会的二百余名家长们共同参会。常亮主持会议,向家长们简要介绍了会议的初衷以及学院目前学科专业建设加速跑的举措与决心,给家长们坚定信心。蔡军针对家长们关切的学院2023年发展情况、行业发展历史规律分析、学生就业去向分析以及学院今后发展举措等内容进行了一一详细的介绍和答疑解惑,让家长们对于建筑类行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更有信心。张硕从学院人...
2023年10月,第十二届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决赛在沈阳举办。全省思政课教学高手云集,展开激烈角逐,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权老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为主题开讲。他将...
物理学院2020级一共有10名女生,她们是:王瑛琪、戚佳欣、姜仪、邵晶晶、孙梦娇、张柯羽、谷明宣、于婉莹、邢静文、张馨元,如今她们10人全员保研,其中3人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大工的前三...
王芳芳,党员,数学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曾任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兼组织管理中心主任、班级团支书新利体育、公益社团三农学社副社长。入学至今,王芳芳获校优秀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干部等多项荣...
西山5舍322寝室,住着四位来自化工学院2020级化学工艺专业的女孩:辛安琦、刘杉、蒙雨梅、郑淇丹。她们是一起上课的同班同学,是平淡生活里的暖心室友,更是彼此求知路上答疑解惑的“良师益...
近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王丽丽副教授项目——“噬菌体替代抗生素防控家禽沙门菌感染并保障食品安全”获得大赛金奖,实现了我校在该...
学校第十七次教育教学研讨会拉开帷幕后,师生围绕六大专题开展了17场专题研讨、聆听了20场主题报告,大家边学习、边调研、边研讨,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为学校人才培养献计献策、汇聚智慧和力量。多元思维碰撞交融出智慧的火花,描绘勾勒出追求卓越的昂扬姿态。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公共数据平台各类数据及相关元素,更好推动我校信息化所涉数据的标准性、规范化和一致性,提升学校信息化整体建设推进效率,我校新版数据标准正式发布。(来源: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台下苦练功 山巅终相见。大幕拉开,灯光亮起,青春之声,青春之姿,尽情绽放。让我们一同直击廿四峰岚山巅组的精彩瞬间!( 摄影:郭雅琦 王林叶 常一恒 涂章正 宁子涵。编辑:徐乐萱 朱承玺 王一婷)
一年一度,大工人相聚峰岚!翻飞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传承,魅力大工,逐梦峰岚。让我们一同直击廿四峰岚云霓组和凌峰组的精彩瞬间!(摄影:郭雅琦 王林叶 张辉 王浚通 涂章正 吴晨雪 郭锦昊 李俊昊 商壮 宁子涵 梅方正 达央 马嘉嵘 许子鑫。编辑:徐乐萱 朱承玺 王一婷)
10月14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学校今年的展区有252平米,参展项目共56项,涵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精细化工、医工交叉、海洋技术等领域。
四十年教龄记录着他们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点点滴滴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策划:赫铭,执行策划:王增强、宋思佳,设计:王德丞、唐海全、吴芊楠,校对:于舒雯、常思萌)
大工校园迎来了2023级新生。来自五湖四海,跨越千山万水,我们在此相聚。前路坦荡,年华正好。欢迎你,新大工人,在未来,我们将携手共卓越。(摄影:周学飞、张恩宁、陈欢、王一婷。编辑:王增强)
连理大工,梦想启航!用“心”迎新,大工已经准备就绪!你好,新同学!(图片作者: 郭雅琦 王林叶 陈欢 王一婷 于舒雯)
8月28日,学校迎来开课第一天。伴随淅沥秋雨,结伴而行奔赴教室的身影、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声、即时的分享与问答……熟悉的声音再次奏鸣教与学的乐章。(图片作者:王增强、于舒雯、王一婷 图片设计:吴芊楠)